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煙囪下的嗚咽 — 六輕【公害之旅心得二】


紀實者:(東海中文系二年級)張乃勻
參訪日期:2015年11月7日
   經歷了約莫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抵達了雲林。走訪雲林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六輕出現在雲林以後所帶來的影響。
台塑所建造的六輕於台灣的經濟發展上有極大的效益,但在經濟效益的背後,無所節制的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卻是嚴重的環境汙染。此次參訪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並認識六輕工業區的設立對鄰近地區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一群關心環境議題的學生組成了一個團體,並創立了自己的電子報:《自從六輕來了》。他們毅然中斷大學生活投入六輕對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議題。這個由一群關心環境的學生所成立的組織積極投入鄰里間,試圖喚起生活品質深受六輕影響的居民對家園環境的關心。
  PM2.5,指的是瀰漫在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六輕燃燒石油煤焦所排放的氣體便是造成當地空氣汙染的根源。
    實際走訪六輕周邊的地區,空氣中瀰漫著因石化工業產生的廢棄的濃厚臭味,站在小坡上遠眺,所見之處的天空都是霧濛濛的,空氣中充滿了所謂的懸浮微粒,使原本應當清澈的空氣變成一片灰濛濛的,而六輕的石化工業便是破壞空氣品質的最大因素。為了使民眾對環境問題抬頭,這群學生積極投入鄰里間爭取聯署和認同,共同對六輕提出抗議,期望能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取得一個平衡點。

六輕的存在是對?是錯?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所關心的是六輕工廠造成的廢水與廢氣問題,這固然與在地居民息息相關,干係著許多住戶的生活品質以及健康問題。但是假若從經濟發展的層面來看,六輕的存在確實為台灣的經濟帶來不小的效益,甚至每年為政府帶來了三、四百億的驚人稅收。
  那麼六輕的存在究竟是對還是錯?於經濟發展而言固然是對的存在;但是反觀環境議題,它的存在似乎又變成了一個錯誤。
但是又該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取得一個互利的平衡?也許工業的發展和環境的保持本身就存在著衝突,然而因應世界趨勢,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而目前較為合適的辦法似乎只能從管制六輕所燃燒的物質著手,限制對空氣造成最多污染的原料之燃燒。
    然而這樣真的就能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嗎?即使有所規範,六輕依然持續排放大量的廢氣與汙水,六輕附近的居民的健康確實受到了這些污染的影響,然而目前似乎尚未能在經濟與環境兩者間取的一個最佳的平衡。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的存在也許能夠成為居民與六輕之間的溝通橋樑,漸漸有民眾響應他們的活動並認同其理念,也許在經過大家的努力以後民眾與六輕之間得以互相做出退讓,使汙染問題降到最低,如此一來六輕的存在便是利多於弊了。只是要如何達到這樣的目標是一個需要經過多方面考量及評估的問題。
    透過這趟造訪六輕的行程,似乎讓原本對於六輕議題不甚了解的我們對於此事件產生了參與感,而究竟六輕與居民之間該如何達到最好的互利狀態?期待這群充滿熱忱並極具環境保護意識的《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團隊能發揮其影響力,替這個存在已久卻無解的問題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