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讀者投書】對抗經濟與環境壓迫 需靠公民組織反黑箱

作者:普魯登西歐(公民記者)


 友人在閒聊時提到,日前讀到報導台塑化每個月出口250萬桶、柴500萬桶。),不產能源燃料的台灣,竟然也是燃料出口國,便想起日前在國際新聞上也看到類似的奇怪現象。


 諸多國際新聞指出,奈及利亞雖是非洲產油大國,在近期美國大量自產頁岩油前,也是主要的原油供給國,但在新舊政權交接之際,卻爆發汽油短缺危機。


 相對於肯亞便是個不產油,卻靠精煉汽油出口賺錢的國家。奈及利亞並非缺乏精煉汽油的技術跟專業人力,事實上該國還有幾座非洲規模最大的煉油廠,只是產出遠遠落後其產能,以致於奈及利亞成了石油進口國,而且進口的石油來源,可能不少還是來自自國出產的石油。


 奈及利亞多數的民生及公共問題,都出自在於政策決斷與公共資源分配,都為複雜的政治-部族利益所攏斷,民間公民社會缺乏足夠的組織性對抗的實力。


 這所造成的問題便是,該國是產油大國,但偶爾還會爆發缺汽油危機;原油產業在尼日爾河三角洲 (Niger Delta)造成大量破壞、釋放大量毒素毒害土地、生物、與居民,但政府採取的對策,卻大致上是放任業者自行良心管制。


 奈及利亞在無效率的出口石油又進口石油的同時,為維持國內低油價,採取對進口商補貼的制度,這造成政治人物跟商界人物上下其手,大撈油水的空間。


 進口商在一面謊報進口的油量、一面向政府超收補貼,另一面又將政府補貼的便宜油品私下轉賣它國。


 涉入此利益網路的政商界權勢人物眾多,在政黨輪替,新舊政權交接的此刻,也就成了加碼勒索的大好時機。


 右派媒體如金融時報呼籲去除油價補貼,好拉高精鍊油品價格,以增加企業投資國內煉油廠的誘因。


 然而這類國際右派媒體的呼籲,顯然對於既有利益集團繼續寡占利益,不可能構成挑戰。就算奈國採納其建議,仍會出現新的政商集團,以不同的方式壟斷公共決策與資源,且對於奈及利亞如何走向更加民主的分配公共資源、往綠色經濟轉型,消除既有的經濟環境壓迫所造成的各種不公,並無助益。


 奈及利亞要消除經濟與環境上的壓迫,只能靠奈及利亞公眾集體組織起來,關注公共資訊、要求政府打開決策黑箱,將一切公共資源的分配與政策討論攤開在陽光裡,再靠集體智慧民主討論替代路線與做法,才有可能為奈及利亞找到出口。


 這樣的政治教訓不只適用於奈及利亞,也適用於台灣。


更多本文作者國際議題評論請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